上海三友医疗财报解读:净利润暴跌88%,研发投入大增29%

2024年,上海三友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友医疗”)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脊柱高值耗材带量采购政策的全面落地,对公司业绩产生了重大影响。从财务数据来看,净利润同比下降88.00%,而研发投入却增长了29.24%。这一降一增,背后反映了公司怎样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战略?本文将深入解读三友医疗2024年年报,为投资者揭示其中的关键信息。

营收微降,净利润大幅下滑

1营业收入:小幅下滑,结构有变化

2024年,三友医疗实现营业收入453,595,346.98元,较去年同期的460,392,060.81元下降1.48%。这主要是由于脊柱高值耗材带量采购在全国范围内落地实施,影响到公司脊柱产品的终端销售价格,导致脊柱产品收入有所下降。不过,控股孙公司Implanet于2024年2月纳入公司合并范围,使得海外收入进一步增长,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了整体收入的下滑。

从产品结构来看,脊柱类植入耗材依然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实现营业收入309,071,400元,占营业总收入的比例为68.30% ,但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2.62%。创伤类植入耗材收入为18,586,500元,同比增长37.67%;有源设备及配套辅件收入122,007,800元,同比增长32.17%。

分产品 营业收入(元) 占比 营业收入同比增减(%)
脊柱类植入耗材 309,071,400 68.30% -12.62
创伤类植入耗材 18,586,500 - 37.67
有源设备及配套辅件 122,007,800 - 32.17
其他 2,029,700 - -95.24

2净利润:暴跌88%,多重因素影响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468,618.10元,与去年同期的95,582,882.73元相比,大幅下降88.00%。这一锐减主要源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 带量采购冲击:2023年国家脊柱高值耗材带量采购落地实施,公司脊柱产品销售价格大幅下降,直接影响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 - 新纳入公司亏损影响:控股孙公司法国Implanet于2024年2月纳入公司合并范围,Implanet公司尚未实现盈利,其经营亏损对公司本期归母净利润的影响为 -2,119.46万元。 - 无形资产减值:公司在报告期内对合并范围内的无形资产进行评估后确认相应减值金额1,012.93万元。

3扣非净利润:由盈转亏,核心业务承压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3,781,026.51元,而2023年为59,284,633.82元,同比下降106.38%。这表明公司核心业务在2024年面临较大压力,盈利能力显著减弱。非经常性损益方面,2024年合计为15,249,644.61元,主要包括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政府补助等项目,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核心业务的亏损。

收益指标下降,反映盈利能力变化

1基本每股收益:降至0.05元,盈利能力减弱

基本每股收益从2023年的0.38元降至2024年的0.05元,降幅达86.84%。这一变化直观地反映了公司盈利能力的大幅下降,主要是由于净利润的锐减导致。公司需努力提升经营效益,以改善每股收益表现,增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2扣非每股收益:由正转负,核心盈利受挑战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从2023年的0.24元变为2024年的 -0.02元,下降108.33%。这进一步凸显了公司核心业务盈利能力的恶化,公司需要聚焦核心业务,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市场竞争力,以扭转扣非每股收益的不利局面。

费用有增有减,研发投入显著

1费用总体情况:管理、研发费用增长,销售费用下降

2024年公司营业成本为130,023,713.27元,同比增长40.87%,主要系公司产品销量较上年同期增长以及Implanet于2024年2月并表所致。费用方面,销售费用为144,542,711.05元,同比减少10.50%;管理费用为67,163,494.75元,同比增加109.99%;研发费用为84,288,436.24元,同比增加29.24%;财务费用为 -8,805,573.66元,同比增加45.25%,主要系利息收入减少所致。

费用项目 2024年(元) 2023年(元) 变动比例(%) 变动原因
销售费用 144,542,711.05 161,492,192.48 -10.50 脊柱带量集采全面落地,公司营业收入减少,商务服务费减少
管理费用 67,163,494.75 31,984,152.04 109.99 Implanet于2024年2月并表,致使管理费用增加
研发费用 84,288,436.24 65,216,098.06 29.24 控股子公司水木天蓬的研发人员2024年4月的股权激励一次性确认股份支付费用,增加研发费用723.85万元,以及Implanet于2024年2月纳入公司合并范围,致使研发费用增加
财务费用 -8,805,573.66 -16,084,657.33 45.25 利息收入减少

2销售费用:因集采下降,市场推广策略调整

销售费用的减少主要是因为脊柱带量集采全面落地,公司营业收入减少,相应的商务服务费减少。尽管销售费用下降,但公司仍需关注在市场推广方面的投入是否能够有效维持和拓展市场份额,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医疗器械市场中,如何在控制费用的同时保持品牌影响力和产品推广效果,是公司面临的挑战之一。

3管理费用:因并表大增,需关注整合效率

管理费用的大幅增加主要是由于Implanet于2024年2月并表。随着新公司的纳入,管理架构和业务范围的扩大可能导致管理成本上升。公司需要加强内部管理整合,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以消化这部分增加的费用,避免对公司盈利能力造成长期不利影响。

4研发费用:大幅增长,持续投入创新

研发费用的增长体现了公司对创新的重视。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总投入84,288,436.24元,同比增长29.24%,研发投入占比18.58%,较去年同期增加4.41个百分点。这一方面是由于控股子公司水木天蓬的研发人员2024年4月的股权激励一次性确认股份支付费用,增加研发费用723.85万元,另一方面Implanet纳入合并范围也致使研发费用增加。公司持续的研发投入旨在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开发创新性的差异化新产品,以应对市场竞争,但同时也增加了短期的成本压力,研发成果的转化和市场认可将是关键。

研发持续推进,人员结构稳定

1研发投入:持续加大,聚焦多领域创新

公司在研发上持续发力,2024年研发投入总额达84,288,436.24元。从研发项目来看,涵盖了3D打印定制椎间隙融合器系统、新型通用脊柱内固定系统、新型颈椎间盘假体等多个项目。例如,3D打印定制椎间隙融合器系统已完成国内和FDA胸腰椎融合系统注册上市,完成国内颈椎融合系统注册上市,产品正在批量生产中。这些研发项目的推进,有望为公司未来的业务增长提供新的动力,但研发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如技术难题、市场变化等,可能影响研发成果的转化和商业价值的实现。

2研发人员情况:数量稳定,结构合理

公司研发人员的数量为109人,较去年的100人略有增加,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21.21%。从学历结构来看,博士研究生4人,硕士研究生29人,本科44人,专科24人,高中及以下8人;从年龄结构来看,30 - 40岁的人员占比最多,为53人。稳定的研发团队是公司创新能力的保障,但在竞争激烈的医疗器械行业,如何吸引和留住高端研发人才,进一步提升团队的创新能力,是公司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

学历结构类别 学历结构人数
博士研究生 4
硕士研究生 29
本科 44
专科 24
高中及以下 8
年龄结构类别 年龄结构人数
30岁以下(不含30岁) 23
30 - 40岁(含30岁,不含40岁) 53
40 - 50岁(含40岁,不含50岁) 27
50 - 60岁(含50岁,不含60岁) 4
60岁及以上 2

现金流波动大,经营投资筹资各有特点

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大幅下降,终端价格影响大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964,666.93元,与去年同期的267,433,845.71元相比,大幅下降95.90%。主要原因是集采后终端价格下降,导致经营性现金流减少,同时海外业务尚处于开拓阶段,也需要经营性现金流支持。这表明公司在经营活动中的现金回笼能力受到挑战,需要优化销售策略和供应链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改善经营现金流状况。

2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由正转负,资金运用有变化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33,590,269.77元,去年同期为68,797,163.95元。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内公司购买银行定期存款、银行结构性存款所致。公司在投资策略上的调整,反映了其对资金的运用和配置的变化,但大量资金用于存款可能会影响资金的收益率,公司需平衡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

3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减少,关注资金需求与偿债能力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8,168,397.37元,较去年同期的 -22,752,686.81元有所减少。虽然公司在筹资活动中面临一定的现金流出压力,但整体仍在可控范围内。公司需要合理规划筹资活动,确保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业务发展,同时关注偿债能力,避免财务风险。

风险与机遇并存,关注未来发展战略

1可能面对的风险:多方面风险需警惕

  • 业绩下滑风险:报告期内业绩已出现大幅下滑,主要受脊柱高值耗材带量采购影响,未来若市场环境无明显改善,或公司不能有效应对,业绩可能持续承压。
  • 新产品研发风险:医疗器械行业技术创新要求高,公司虽持续投入研发,但仍面临新产品研发失败或无法得到市场认可的风险,如研发条件变化、市场需求变动等都可能影响研发成果的商业转化。
  • 核心竞争力风险:存在核心技术泄密、核心技术人才流失的风险,这将对公司的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造成严重打击。
  • 经营风险:应收账款回收风险、存货余额较大风险、产品质量风险等都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例如,若客户经营状况恶化,可能导致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存货过多可能影响资金周转。

2公司发展战略:坚持创新,拓展市场

面对诸多风险,公司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战略。在研发方面,持续坚持疗法创新,加大研发投入,重点布局产品的表面改性、3D打印、人工智能等领域,提升产品竞争力。在市场方面,整合三友和水木的资源,拓展市场渠道,加强与临床医疗机构的合作,推动新疗法的研发与应用。在国际业务上,继续拓展法国及其他欧盟市场,重点开发美国和澳大利亚市场,提升公司的国际影响力。公司还计划对水木天蓬进行全面整合,实现降本增效,发挥协同效应。

总体而言,三友医疗在2024年经历了业绩的大幅波动,面临着诸多风险与挑战。但公司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积极的战略布局,有望在未来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业绩的逐步改善。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公司在市场拓展、研发成果转化以及风险应对等方面的进展。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